5月19日,云南人工智能产业(杭州)招商恳谈会举办,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企业代表等150余人参加活动。云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俊,云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革伟,云南金控集团副总裁杨勤娟,蓝源资本主席廖文剑博士等出席活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作双招双引推介,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生态共建等领域深度合作,吸引更多省外优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项目及高层次人才落地云南。
高俊厅长表示,云南省科技厅正积极落实考察云南提出的“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指示。我们向往并学习浙江“英雄不问出处、创新不问出身”的创新精神,积极寻求与这片创新土壤、创新企业与创新成果的合作。云南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源、区位、场景和政策优势,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资源优势产业都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潜力和空间,展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多重机遇。云南省科技厅全方位支持云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壮大,相关州市也制定了发展人工智能的具体规划,希望长三角各优秀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深入云南创新创业,共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云南3个相关州市、县区进行了区域营商环境推介。红河州重点推介了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的产业基础、要素保障及未来在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消费电子及零部件等方面发展潜力。昆明市官渡区从官渡区概况、楼宇载体和土地载体3个方面聚焦推介了官渡区创新发展优势和前景。昆明市西山区重点推介了西山区在建设国际科创生态城核心区、打造数字经济强劲引擎等4个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大家均表示,云南与浙江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希望更多的浙江企业关注并落户云南,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云南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蓝源资本董事局主席廖文剑博士受邀出席活动
2024年7月,廖文剑博士受邀为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专题讲座,创新性地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云南特色产业新质生产力。同月,云南省政府发布的《2024年云南省10件惠企实事》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云茶联”、“云咖联”产业互联网平台。
作为国内知名的产业链价值投资与产业数智化领军机构,蓝源资本自2024年与云南省商务厅、投促局等各级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以来,积极响应省政府“2024年十大惠企实事”实施要求,投资打造了“云茶联”“云咖联”“云药联”“云贸联”“云浙联”等一系列云南特色产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云南特色产业链转型升级。
针对云南省特色产业链单打独斗、恶性竞争、附加值不高、数字化程度低、资本化不足、产业链内卷严重等共性痛点,以“产业互联网+产业链基金”双轮驱动创新模式,应用“特色产业链+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人才资本化+政策工具”的独特打法,实现供应链、金融链、人才链、技术链、服务链、数据链“六链”深度融合,整合“政、产、学、研、工、贸、资、用、介、媒”十维度一体化,打造云南特色产业互联网平台。
蓝源资本不仅在云南战略布局平台经济建设,还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力推动“AI+”生态战略,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强化数智化技术基础,高度注重数实融合、数字主线以及数字中台建设,主动研发蓝源产业链中观经济大模型。今年3月,蓝源产城集团正式宣布,已顺利完成DeepSeek-R1模型的API对接验证及本地化部署,实现了与蓝源产业链中观经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标志着蓝源产城在产业链智能化领域迈入新高度,为产业生态的高效协同与价值重构注入全新动能。
蓝源产业链中观经济大模型,是蓝源产城基于蓝源资本十余年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经验打造的智能化核心成果,构建了覆盖产业链全场景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该模型以中观供应链、技术链、金融链、人才链、服务链、数据链“六链”“十个一工程”创新理论为基础,加强研发口腔产业大脑、工业母机、内外贸、集成电路、特色农业等产业链大模型,实现了多个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接入和优势互补,共同为产业链智能化和生态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度融合了蓝源资本推动打造的“众美联”“众陶联”等一系列“众字辈”国家级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实战精髓,其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成为所在行业创新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杆案例,为各地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未来,蓝源资本将以“AI+产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依托自身优势,帮助云南加速特色产业链转型升级,构建特色产业新质生产力生态,助力云南抢抓数智经济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