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由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北京蓝源民族产业研究院、环球精英杂志社、《匠心中国》栏目、《品牌中华行》栏目、北京大国商道领航者国际俱乐部共同举办的“2025新时代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汇聚多个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先锋企业家与创新力量,共探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民营经济跃升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摩尔多瓦共和国前总理、现任驻华大使杜米特鲁·贝拉基什(Dumitru Braghis)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北京蓝源民族产业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郑永革致欢迎词,环球精英杂志社社长尹玮致辞。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贺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庄聪生,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工信部机关原正厅级巡视员、世界数字经济组织顾问赵忠抗,中国改革开放风云人物、著名经济学家、金融投资专家温元凯,蓝源资本董事局主席廖文剑博士等领导嘉宾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权威解读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导向,明晰民营企业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
蓝源资本董事局主席、北京蓝源民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廖文剑博士在会上作《产业链数智化与产业链基金创新驱动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链新质生产力》专题演讲。
廖文剑博士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其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民营经济在技术创新、就业吸纳、专利开发等方面作用显著,但也面临产业模式传统、创新能力不足等痛点。
针对这些问题,廖文剑博士提出构建产业链数智化第四方共享平台。该平台以“六链”创新体系为核心,打通供应链、金融链、人才链、技术链、服务链、数据链,通过“十个一”工程化落地,整合“政、产、学、研、工、贸、资、用、介、媒”十维度资源,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蓝源资本“产业链数智化平台+产业链基金”双轮驱动创新模式,先后在全国多地打造了“众陶联”“众美联”“众车联”“众牙联”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平台型总部经济案例。其中,众陶联是党的十九大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唯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入选商务部《数智供应链案例集》。
在产业链基金方面,廖文剑博士强调其对产业健康发展的赋能作用。蓝源资本先后组建了浙江、上海、江苏、河南等10余只省市级政府引导基金和华建、汇富、蓝洋、蓝湖、蓝源创新天使等10多支社会型基金。目前,管理着近200亿元签约规模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股权投资基金,先后直接或间接投资200多个项目,已有美诺华、中大力德、震裕科技、福尔达等14个项目成功登陆国内主板资本市场和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评价指南》团体标准起草组成立并正式启动。此标准将科学界定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维度、评价指标与实施路径,填补行业标准空白,引导民营企业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从而加快培育和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旨在打造具有全国权威性、实操性的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与“度量衡”。
未来,蓝源资本将始终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方向,深化“产业链数智化平台+产业链基金”双轮驱动模式,赋能更多区域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参与《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评价指南》落地实践,以资本力量激活产业潜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