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智库
商业模式的解构与重构:10大核心要素及链接的底层逻辑
发布时间:2024-04-09 11:06:52
来源:今日头条@金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分享至: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济目而秉持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底层逻辑,涉及到价值主张、企业战略、盈利模式、客户、渠道、收入、成本、资源、活动、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

当今商界,商业模式包括传统商业模式、互联网+模式、跨界整合商业模式、免费商业模式、新零售O2O模式、共享经济模式以及平台商业模式等。但万变不离其宗,一个有灵性、有活力的商业模式,至少包含环环相扣、相得益彰的10大要素。

一、价值主张

价值主张是商业模式的灵魂。价值主张回答了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解决客户、行业什么样的问题,尤其是能否解决行业、客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问题。换言之,价值主张对客户而言,是给客户一个选择你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对行业而言,“有位才有位”,回答企业能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和变化。

二、战略导向

战略导向是商业模式的眼睛。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反映,被看作改善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管理工具,是战略管理的机制、组织、方法和工具的综合性运用。任何好的商业模式,总是以价值主张为魂,以战略为导向,构建为实现经济目的的模式,采取具象化的方法和工具。战略,包括定位战略、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虚实合一、一脉相承、辩证统一。

三、目标客户

目标客户就是企业想要向其推销产品或服务的特定群体或个体,是市场营销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目标客户要具象化,就要深入分析客户画像和消费场景,要精准回答“谁是我的菜”,反对贪大求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市场的划分越来越细,目标客户越来越具象化、个性化和小众化。

四、渠道网络

对销售型企业而言,获取、链接和服务客户的渠道,是成交的基础,也是与客户形成有质量的黏性,维护客群关系的保障;销售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用户,中间环节包括各种批发商、零售商、商业服务机构等;对平台企业而言,吸引、触达、黏住和裂变用户,直接决定企业能否筑巢引凤,决定平台的公信力和吸引力。因此,渠道是营销的核心问题,“渠道为王”名不虚传。

五、客群管理

客群管理包括包括客群细分和客户关系维护。客户细分要本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思路,通过漏斗式过滤,筛选客户,贴上标签,细分客户,为精准触达,饱和攻击,提供个性化、有温度服务创造条件。客户关系维护,不仅涉及交易,还包括信任、满意度和忠诚度等非交易性因素,需要借助一定的渠道和媒介进行维护,为成交、复购、连带、裂变,延长客户消费的生命周期创造条件。

六、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渠道和路径,指企业通过优化收入结构、管控成本结构以实现利润目标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盈利模式需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让“短期可以生存,中期可以发展,长期发展具有可持续”从理念转化为实践。企业尤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善于处理好现在与未来、局部与全局、聚焦与多元之间的关系。

七、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主要指企业在人脉、资金、技术、人才、渠道、供应链、资源禀赋等方面,具有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难以被竞争对手抄袭或逾越的独特优势。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可以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创新的技术,采取高效的运营方式等来实现。

八、合作伙伴

商业的本质是以分工合作为基础,进行价值创造、价值变现和价值分享。与合作伙伴优势互补、双向奔赴,是商业模式成立的重要前提,是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顺滑的基础。合作伙伴关系含三个核心问题:有什么样的合作伙伴(WHO)、与合作伙伴的紧密程度(WHAT)、与合作伙伴如何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协同(HOW)。

九、成本结构

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开源与节流。刘强东认为,全世界所有商业核心的本质就是: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用户体验,其中,成本问题排序第一。对企业而言,成本包括可以看得见的财务成本,含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也包括看不见的非财务成本,含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

十、收入来源

如果说产品打造是财富创造,那么收入回笼是财富变现,是生产循环的核心环节,也是现金流的活水源泉。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非主营业务收入、延展性收入等。提升企业的多元化收入,不仅可以提高盈利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多元的收入来源于多元的价值协同,具体路径包括四种:产业链多元、产品类多元、产品层次多元和非相关主业多元。特别强调的是,多元要以能力为前提,“多元是能力的自然外溢,而不是欲望的肆意膨胀”。